常见原因分析
施工工艺问题
基层处理不当:基层未彻底清理,残留浮灰、砂浆结块等杂质,影响找平层与基层的粘结力。同时,若基层未湿润透,会导致找平层砂浆失水过快,降低强度。
找平层施工缺陷:找平层砂浆未压实,存在空鼓、裂缝等缺陷,或未使用干硬性水泥砂浆,导致面层与找平层结合不紧密。
面层铺设问题:面层水泥石子浆虚铺厚度不够,滚筒碾压不实,导致石子分布不均。此外,分格条镶嵌不牢固,易被滚筒压弯、压碎,也是造成地面高低不平的重要原因。
材料问题
水泥标号不足或过期:使用低标号或过期水泥,会降低面层的强度和耐磨性,导致地面易破损。
石子粒径不均或含有杂质:石子粒径差异大或含有泥土、杂质等,会影响面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。
导电材料配比不当:导电材料(如导电粉、导电纤维等)的配比不合理,会影响防静电性能,同时可能导致地面收缩不均,产生裂缝。
养护与使用问题
养护时间不足或养护不当:地面养护时间不足,或养护期间受冻、受潮等,会导致地面早期收缩裂缝,影响平整度。
使用过程中重物碾压、尖锐物品划伤:重物碾压或尖锐物品划伤地面,会破坏地面结构,导致高低不平。
腐蚀性介质侵蚀:腐蚀性酸碱等介质长时间浸泡地面,会破坏地面材料,导致破损和不平整。
修复方案
局部修复
清理破损区域:使用切割机、凿子等工具,将破损区域清理干净,去除松动石子及砂浆,露出坚实基层。
涂刷界面剂:在清理后的基层上涂刷界面剂,增强新旧材料之间的粘结力。
填补防静电水泥石子浆:使用与原材料配比相同的防静电水泥石子浆进行填补,确保填补材料密实、平整。
磨光处理:待填补材料强度达标后,使用磨石机进行磨光处理,恢复地面平整度及防静电性能。
整体翻新
拆除破损地面:对于严重破损或整体不平的地面,需拆除原有地面材料,清理基层至坚实平整。
重新铺设导电地网:按设计要求重新铺设导电地网,确保接地系统可靠、稳定。
重新铺设找平层及面层:按施工规范重新铺设找平层及面层,严格控制材料配比及施工工艺,确保地面平整度及防静电性能达标。
加强养护:施工完成后,加强地面养护管理,确保养护时间及条件符合要求,避免早期收缩裂缝等问题。
预防措施
严格控制施工工艺:确保基层处理、找平层铺设、面层碾压等工序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。
选用合格材料: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、石子及导电材料,确保材料质量可靠。
加强养护管理:施工完成后,及时进行养护管理,确保地面强度及防静电性能达标。
定期检查维护:定期检查地面使用状况,及时处理破损及不平整问题,避免问题扩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