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磨石板材在潮湿环境中的维护频率需要增加,且需通过密封处理、防霉剂使用、日常清洁与通风等措施综合防霉,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潮湿环境对水磨石的影响
吸湿性:水磨石由水泥和碎石组成,表面存在毛细孔,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。若基础防水处理不当或环境湿度过高,可能导致内部水分积聚,引发霉变。
化学腐蚀风险:潮湿环境中,水磨石中的铁质成分可能与水汽反应生成锈斑,同时碳酸钙、碳酸镁等成分可能与酸性氧化物(如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)发生反应,导致表面褪色、硬度下降。
霉斑滋生条件:霉菌生长需要水分、有机物和适宜温度。潮湿环境为霉菌提供了繁殖条件,若水磨石表面残留食物残渣、油渍等污渍,会加速霉斑形成。
二、维护频率需增加的原因
缩短保养周期:
在潮湿环境中,石材的保养周期应缩短至1-3个月(正常环境为3-6个月)。频繁清洁和密封处理可减少水分渗透,抑制霉菌生长。
及时处理问题:
潮湿环境下,水磨石易出现锈斑、盐析泛碱等问题。定期检查并处理表面污渍,可防止问题恶化。例如,浅色水磨石中的铁质成分在潮湿条件下易产生锈变,需及时用专业清洗剂处理。
三、防霉措施与建议
密封处理:
使用外部密封剂(如渗透型防护剂)对水磨石表面进行密封,形成防水层,减少水分渗透。
密封处理可增强抗污性和耐候性,延长使用寿命。例如,涂抹密封固化剂后,水磨石表面硬度可达5-7级,接近花岗石,且渗水率小于0.8%。
防霉剂使用:
选择物理掺合法或化学结合法制成的防霉防菌水磨石。防霉杀菌剂以粉末、固体、液体或分散液形式加入水磨石中,通过高速分散实现物理混合。
防霉杀菌剂颗粒越小,分散效果越好,抗菌效果越强。例如,同一种杀菌剂的杀毒性能随颗粒度减小而增加。
日常清洁与通风:
清洁:定期用清水和中性洗涤剂清洁表面,避免使用酸性或碱性清洁剂(可能腐蚀地面)。及时清除食物残渣、油渍等污渍,防止霉菌滋生。
通风:在潮湿季节(如回南天),保持室内通风,使用除湿机降低湿度。例如,沿海和低洼地区空气湿度高,需特别注意防潮。
修复与保护:
若水磨石出现裂缝、损坏或褪色,使用专用补漆材料修复,避免水分从破损处渗入。
避免重物碰撞或摩擦表面,防止刮伤。工作车等设备应使用适当的小脚轮,减少对地面的压力。
四、注意事项
避免使用钢丝绒:钢丝绒屑可能损坏地面或导致褪色。必要时可用少量洗涤粉辅助清洁。
禁止使用碱性清洁剂:碱性清洁剂可能腐蚀地面,引起剥落。
封蜡处理:若涂料地面未彻底封蜡,PH值低至6.5的清洁消毒剂也可能损坏水磨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