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高差原因分析
材料厚度差异:防静电水磨石厚度通常为15-20mm,而普通地板(如瓷砖)可能仅8-12mm。
基层平整度不足:地面找平层施工误差导致高度差。
设计需求:如排水坡度、设备安装等特殊要求。
二、处理原则
防静电连续性:确保防静电材料覆盖整个区域,避免静电积聚。
无障碍通行:高差≤5mm时可通过坡度过渡;>5mm需设置斜坡或台阶。
耐久性:选择耐磨、防潮、易清洁的材料。
三、具体处理方案
方案1:坡度过渡(高差≤5mm)
适用场景:高差较小且空间允许。
施工步骤:
基层处理:清理地面,确保无杂物、油污。
涂抹坡度材料:
使用环氧自流平或水泥基自流平,按1:50-1:100的坡度比从高到低过渡。
坡度起点与终点高度差需精确计算,避免积水。
防静电处理:
在自流平中掺入导电纤维或导电粉,确保表面电阻≤1×10⁶Ω。
或铺设防静电铜箔网格,连接至接地系统。
表面处理:
坡度区域可涂刷防静电地坪漆,颜色与水磨石协调。
或铺设防静电PVC卷材,通过热熔焊接与水磨石衔接。
方案2:斜坡或台阶(高差>5mm)
适用场景:高差较大或空间受限。
施工步骤:
斜坡设计:
坡度≤1:12(即每12mm水平距离上升1mm),确保轮椅或推车通行。
斜坡两侧设挡水条,高度≥50mm。
材料选择:
斜坡:防静电环氧砂浆地坪(厚度≥30mm),内嵌导电纤维。
台阶:防静电水磨石定制台阶,表面电阻≤1×10⁶Ω。
衔接处理:
斜坡与水磨石交界处用金属压条(如铝合金)固定,压条高度≤3mm。
台阶前沿贴防滑条,材质为防静电橡胶或PVC。
方案3:升降式过渡(临时或可调场景)
适用场景:需频繁调整高度的区域(如实验室设备平台)。
材料选择:
防静电可升降地垫(厚度可调5-20mm),表面为防静电织物或橡胶。
或使用防静电液压升降台,需定期校准接地电阻。
四、关键施工要点
接地系统:
防静电区域需独立接地,接地电阻≤4Ω。
坡度、斜坡或台阶的防静电层需通过铜带与主接地线连接。
防潮处理:
基层涂刷防水涂料,避免地下水汽影响防静电性能。
验收标准:
表面平整度:2m直尺检测误差≤2mm。
防静电性能:表面电阻、系统电阻需符合SJ/T 11294-2018标准。
五、维护建议
定期清洁:使用防静电专用清洁剂,避免普通清洁剂残留。
接地检查:每季度检测接地电阻,确保连续性。
磨损修复:坡度或台阶边缘磨损时,及时补涂防静电涂料或更换压条。
六、案例参考
电子厂房:采用方案1(坡度过渡)+防静电PVC卷材衔接,成本低且维护方便。
洁净室:选用方案2(斜坡+台阶),搭配防静电环氧地坪,满足GMP认证要求。
通过以上方案,可有效解决防静电水磨石与地板的高差问题,同时确保静电防护效果和人员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