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安徽晶魔石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官网!
15956300008
安徽水磨石
防静电水磨石的光泽度(70-90度)如何通过工艺实现?晶面处理的作用是什么?
2025-09-24 14:57 浏览量:1

    防静电水磨石光泽度(70-90度)的工艺实现路径

    防静电水磨石的光泽度主要通过基层处理、分格条镶嵌、石子浆铺装、多道研磨抛光及防静电功能强化五大核心工艺实现,具体流程如下:


    基层处理与防静电接地网铺设

    基层需清除松散层并洒水湿润,采用1:3干硬性水泥砂浆制作找平层,表面做粗糙处理以增强粘结力。

    防静电功能通过铺设导电地网实现:采用40mm×4mm镀锌扁铜按4000mm×4000mm网格布置,横向贯通、纵向切断,并与接地干线连接,确保极对地电阻值在1.0×10⁶Ω至1.0×10¹⁰Ω之间,形成稳定的静电泄漏途径。

    分格条镶嵌与防静电材料固定

    分格条采用铜条或玻璃条,按设计模数嵌条,铜条与导电地网剖面距离≥10mm,避免短路。

    分格条用白水泥砂浆固定,养护12小时后铺设石子浆,确保分格条垂直偏差≤1mm,防止研磨时移位影响光泽均匀性。

    石子浆铺装与导电材料掺入

    石子浆由水泥、导电黏结剂及骨料(如大理石或石英石)按比例搅拌而成,石子粒径控制在4mm~12mm。

    导电黏结剂在石子表面形成约0.1mm厚导电薄膜,既保证防静电性能,又避免影响石子显露效果,为后续研磨提供均匀基底。

    多道研磨抛光与孔隙填补

    粗磨(60-90目金刚砂轮):去除表层浆皮,暴露石粒,初步形成平整表面。

    中磨(100-150目金刚砂轮):消除粗磨痕迹,细化表面纹理。

    细磨(180-240目金刚砂轮):达到细腻质感,使石子显露均匀。

    每道研磨后用同色水泥浆补平孔隙,防止光线散射导致光泽度下降,最终使用草酸或转性硬化剂抛光,打蜡后形成保护层,提升光泽度至70-90度。

    防静电性能与光泽度的协同优化

    导电材料均匀分布在整个水磨石层中,避免因局部电阻差异导致静电积累,同时确保研磨过程中导电网络不受破坏。

    通过控制研磨压力和速度(如磨石机机头走横“8”字形,边磨边加水),防止局部过热导致导电材料脱落,保证防静电性能与光泽度的长期稳定性。

    晶面处理的核心作用

    晶面处理是防静电水磨石实现高光泽度(70-90度)的关键工艺,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:


    提升光泽度与硬度

    晶面处理剂(如K2加硬剂、K3增光剂)在机械摩擦和化学反应作用下,于石材表面形成坚硬致密的结晶层,将光泽度从研磨后的基础值(约60度)提升至80-90度,同时使表面硬度提高2-3英式硬度,增强耐磨性。

    增强防静电性能的稳定性

    结晶层封闭石材表面毛细孔,阻止污垢和水分渗入,避免导电材料被腐蚀或氧化,从而维持防静电性能的长期稳定。

    晶面处理后,石材表面电阻值可稳定在1.0×10⁶Ω至1.0×10⁹Ω之间,符合防静电行业标准。

    简化日常维护与降低成本

    结晶层具有防滑、防水、防油功能,减少污渍渗透,降低清洁频率和难度。

    相较于传统打蜡工艺,晶面处理无需频繁起蜡和补蜡,维护成本降低3-5倍,同时延长石材使用寿命。

    保持天然质感与美观性

    晶面处理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强化石材表面,而非覆盖涂层,因此能保留水磨石的天然纹理和色泽,避免打蜡后可能出现的“假亮”效果。

    处理后的石材表面光滑如新,适用于高端商业空间、医院、电子厂房等对防静电和美观性要求极高的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