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材料性质与生产方式
预制板水磨石:工厂预制生产,将水泥、骨料(如石英砂、大理石碎屑)、颜料等按比例混合,经压制/浇筑成型、养护、打磨抛光后,制成标准尺寸的成品板材(如600×600mm、800×800mm等)。板材厚度固定(通常8 - 12mm),表面已做初步抛光,可直接安装。
现浇水磨石:现场配料施工,将水泥、骨料、水、颜料等按比例搅拌成浆料,直接浇筑在基层上,经振捣、养护、多道打磨抛光后成型。整体性更强,可实现“无缝”效果(分格条控制裂缝,但视觉上更连贯),且骨料分布更自由(可定制图案)。
水磨石砖:类似“水磨石瓷砖”,工厂预制小尺寸板材(如300×300mm、600×300mm),厚度更薄(6 - 8mm),安装方式与瓷砖/石材铺贴一致,属于“预制板”的细分类型。
二、基层处理要求
预制板水磨石:
需保证基层平整、干燥、牢固(如地面需做水泥砂浆找平,平整度误差≤3mm/2m);
墙面安装时需做龙骨或基层加固(干挂法),或涂刷界面剂增强粘结(湿贴法)。
现浇水磨石:
基层处理更严格:需清理油污、浮灰,湿润但无明水;
必须设置分格条(铜条、玻璃条、塑料条等),分格条需埋入基层1/2深度,间距1 - 2m(控制收缩裂缝);
需做找平层(如1:3水泥砂浆),厚度20 - 30mm,确保浇筑层厚度均匀(通常10 - 15mm)。
三、施工流程与核心步骤
1. 预制板水磨石(以地面湿贴为例)
流程:基层找平→弹线定位→涂刷界面剂→粘贴板材→接缝处理→打磨抛光(可选)。
细节:
粘贴:用水泥砂浆(或专用胶粘剂)满铺基层,板材背面刮胶,橡胶锤敲实,避免空鼓;
接缝:用与板材同色填缝剂(或水泥基填缝料)勾缝,宽度1 - 2mm;
抛光:若工厂未做高光处理,现场可用水磨石专用磨片轻度抛光(提升光泽)。
2. 现浇水磨石
流程:基层处理→设置分格条→配料搅拌→浇筑振捣→养护→粗磨→补浆→细磨→抛光→打蜡。
细节:
配料:水泥(标号≥32.5)、骨料(粒径8 - 12mm)、水、颜料按比例搅拌(骨料占比30% - 50%),需控制水灰比(避免收缩开裂);
浇筑:分格条内浇筑浆料,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,表面刮平;
养护:浇筑后覆盖湿麻袋,养护7 - 14天(温度≥5℃,避免暴晒/大风);
打磨:粗磨(30 - 60目磨片)去除表面浆皮→补浆(填补孔隙)→细磨(120 - 240目)→抛光(300目以上),每道打磨后需清洗表面;
打蜡:最后用专用水磨石蜡养护,提升光泽和耐磨性。
3. 水磨石砖(铺贴法)
流程与预制板类似,但因尺寸更小,需更注重排版对缝(避免错缝),且接缝处理更精细(仿瓷砖效果)。
四、工期与效率
预制板水磨石:工期短(基层找平后,铺贴+接缝处理仅需3 - 7天),适合快速翻新或小面积施工(如住宅、商铺)。
现浇水磨石:工期长(养护7 - 14天+打磨3 - 5天),总周期2 - 4周,适合大面积公共空间(如商场、机场、医院)。
水磨石砖:工期介于两者之间(铺贴快,但接缝多,需精细处理)。
五、质量把控要点
类型 核心质量把控点
预制板 板材平整度(避免翘曲)、粘贴牢固度(无空鼓)、接缝顺直(无宽窄不一)、色差控制(同批次板材)
现浇 配料比例(影响强度/颜色)、振捣密实(无蜂窝麻面)、分格条顺直(无弯曲)、养护条件(温度/湿度,避免开裂)、打磨均匀(无深浅色差)
水磨石砖 排版对缝(无错缝)、填缝饱满(无黑边)、表面平整(无翘角)
六、适用场景总结
预制板水磨石:适合小面积、规则区域(如住宅地面/墙面、商铺展厅),或对工期敏感的项目(快速交付)。
现浇水磨石:适合大面积、无缝/整体性要求高的场所(如商场中庭、医院走廊、机场大厅),或需要定制图案(骨料自由分布)的场景。
水磨石砖:适合追求“水磨石效果”但预算有限的项目(如住宅厨房/卫生间、商业连锁店),或需要灵活更换(单块破损可替换)的场景。
总结:预制板水磨石以“工厂化+快速安装”为核心,现浇水磨石以“现场定制+整体性”为优势,选择时需结合面积、工期、效果需求、预算综合考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