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伸缩缝的作用
伸缩缝的核心目的是应对以下变形:
温度变化:水泥基材料热胀冷缩,冬季低温收缩、夏季高温膨胀;
湿度变化:水磨石养护期间水分蒸发或环境湿度波动导致干缩;
结构变形:地面基础(如混凝土垫层)沉降或楼板变形产生的应力。
二、伸缩缝的设计原则
位置规划:
长边方向:每3-6米需设置一道伸缩缝(具体间距根据水磨石大板尺寸、环境温度调整,大板或高温地区取小值);
特殊区域:柱子四周、门洞口、不同材料交界处(如水磨石与瓷砖/地毯)、设备基础边缘必须设缝;
环形缝:柱子周围需做环形伸缩缝(半径≥50cm),避免应力集中。
缝宽控制:
常规缝宽:3-5mm(普通环境);
高温差/高湿度地区:5-10mm(如南方梅雨季或北方冬季供暖区域);
大板拼接:若水磨石大板尺寸≥1.5m×1.5m,缝宽建议8-12mm(因大板内部应力更大)。
三、具体施工步骤
1. 施工前准备
设计确认:根据地面布局图,用CAD或手工绘制伸缩缝位置,标注缝宽、走向(直线或环形);
材料准备:
分隔条:铜条(传统)、塑料分隔条(PVC或PE,弹性好)、铝合金条(耐腐蚀);
密封材料:硅酮耐候胶(弹性好、耐老化)、聚氨酯密封胶(粘结强);
辅助材料:泡沫条(填缝时作背衬)、美纹纸(保护板面)。
2. 基层处理
确保混凝土垫层或找平层平整(2m靠尺误差≤3mm)、干燥(含水率≤8%);
清理基层浮灰、油污,涂刷界面剂增强粘结。
3. 弹线定位
用墨斗根据设计图在基层弹出伸缩缝位置线(直线缝用经纬仪或长尺,环形缝用圆规);
标记分隔条固定点(间距30-50cm,确保分隔条不位移)。
4. 安装分隔条
固定分隔条:沿弹线用水泥砂浆或专用胶(如环氧树脂)将分隔条粘结在基层,分隔条顶部需与水磨石面层齐平(或略低1-2mm,避免影响铺贴);
调整缝宽:用塞尺检查分隔条间距,确保缝宽均匀(误差≤1mm);
临时固定:分隔条两端用钢钉或木楔临时固定,防止铺贴时移位。
5. 铺设水磨石大板
从一端开始铺贴,大板边缘紧贴分隔条,用橡皮锤轻敲调整平整度;
相邻大板间预留自然缝(与分隔条缝宽一致),避免强行挤压导致分隔条变形。
6. 填缝处理
养护期后填缝:水磨石养护7-14天(具体时间根据环境温度,夏季7天、冬季14天),待强度达标后填缝;
清理缝内:用勾缝刀或吸尘器清理缝内灰尘、砂浆残渣;
填充背衬:缝内塞入泡沫条(直径比缝宽小1-2mm),控制密封胶深度(留3-5mm胶面);
打胶密封:用胶枪将密封胶均匀填入缝内,表面用刮板抹平,与水磨石面层齐平或略凹1-2mm;
保护处理:打胶后24小时内避免踩踏,胶面固化前(约48小时)贴美纹纸保护,防止污染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分隔条固定:必须用水泥砂浆或专用胶粘结牢固,避免铺贴时分隔条移位导致缝宽不均;
缝宽调整:冬季施工(低温环境)缝宽可适当加宽1-2mm,夏季施工(高温环境)可略减,以抵消材料收缩/膨胀;
密封材料选择:严禁使用刚性材料(如水泥砂浆)填缝,必须用弹性密封胶(如硅酮胶),否则会因材料变形导致开裂;
不同材料交界:水磨石与瓷砖、地毯等材料交界处,必须用分隔条隔开并填弹性胶,避免因变形差异开裂;
柱子周围处理:柱子四周的环形缝需与地面缝连通,避免形成“死缝”,导致应力无法释放。
五、验收标准
缝宽均匀(误差≤1mm),直线缝笔直,环形缝圆滑;
密封胶饱满、无气泡、无开裂,与水磨石面层平齐或略凹;
用手按压密封胶,弹性良好,无脱胶现象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有效预留伸缩缝,避免水磨石大板因变形导致开裂,延长地面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