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材料选择与处理
选用优质材料:
选择含水量低、粒度均匀的无机胶凝材料(如水泥)、骨料(如刚玉、碳化硅、氧化铝等)和颜料。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能,以减少结块的风险。
材料预处理:
对于易吸湿的材料,可以在使用前进行烘干处理,以降低其含水量。
对于细颗粒、高比表面积的材料,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惰性无机粉末或疏水性物质来减少结块。
二、工艺优化
原料混合与搅拌:
控制水灰比:根据材料特性和施工要求,精确控制水灰比,避免过湿或过干导致的结块。
充分搅拌:使用专用的搅拌设备,确保材料在搅拌过程中充分混合,无结块。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3分钟,同时观测其流动性以确保浓度适宜。
加入表面活性剂:在无机粉料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(如三乙醇胺、木质素磺酸盐等),可以降低颗粒表面自由能,减少聚结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需通过试验确定,一般为材料质量的0.05%~0.15%。
成型与烧结:
确保粉体均匀性:在成型前,对粉体进行均化处理,确保颗粒大小、级配均匀,提高原料的均化性。
控制干燥过程:在成型和烧结过程中,控制干燥条件,减少游离水和吸附水,防止因水分蒸发导致的结块。
优化烧结工艺:根据材料特性和产品要求,优化烧结温度、时间和气氛等工艺参数,确保产品性能稳定。
三、存储管理
控制存储环境:
将材料存储在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,避免受潮。
在料仓中放置除湿机或增加排风量,有效降低湿度,减少结块风险。
定期清理与维护:
定期对料仓和存储区域进行清理和维护,确保无过期或变质的材料。
对于结块的材料,及时进行粉碎和处理,避免影响后续生产。
四、应急措施
施工控制:
在施工过程中,避免在抹面层上方走动,防止因受力不均导致石子下沉、水泥浆上升而造成的表面石子不均匀和结块现象。
严格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,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结块。
修补与清洁:
对于已经出现的结块现象,及时采取修补措施。例如,在无机磨石地坪施工中,若地面发生空鼓或结块,应在一个分格条内对整块进行修补,并选择与原地面颜色一致的补料进行补色。
保持施工环境的清洁,防止污染源对无机磨石质量的影响。
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,可以有效解决无机磨石生产过程中的结块问题,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