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始打磨:使用翻新抛光机配合铁磨片或金刚石磨头(如50#磨片),清除表面松散层、污染物及轻微不平整,确保基层稳固。
缺陷修补:对裂缝、坑洞等缺陷,需用专用填料(如环氧树脂或水泥基修补材料)填充,避免影响后续抛光均匀性。
二、固化处理(增强耐磨与抗渗性)
固化剂渗透:粗磨后需干燥地面,撒布水泥固化剂(如硅酸钠溶液),保持湿润4小时以上,以促进化学反应,形成硬化层。
固化打磨:干燥后(通常次日),使用50#、150#、300#水磨片带水研磨,进一步固化表面,吸水机及时清理残留水分。
三、细磨阶段(精度提升与光泽准备)
逐级精细打磨:依次采用500#、1000#树脂磨片,带水研磨至石子清晰、表面细腻,此步骤需重复2-3次以确保平整度。
水润滑控制:细磨时需控制水量,保持适度湿润以减少磨料损耗,同时防止泥浆淤积。
四、抛光结晶(最终光泽与防护)
渗透液打底:干燥后使用百洁垫配合水磨石渗透液(含硅氧烷成分)均匀涂抹,增强表面致密性。
结晶抛光:待渗透液干燥后,使用钢丝棉或高速抛光垫配合CR-2T抛光药水,通过机械摩擦产生热化学反应,形成镜面效果。
多次抛光:通常需3-5次循环操作,直至达到80-90度光泽度(按GB/T 9779-2015标准检测)。
五、设备与材料选择
主流设备:全自动水磨石机(如3040型,功率11.8KW,支持300-600mm砖块加工)、手持式打磨机(适用于边角处理)。
磨料序列:粗磨(50#-300#金刚石磨片)、细磨(500#-1000#树脂磨片)、抛光(使用含氧化铝或氧化铈的抛光粉)。
六、质量管控要点
温度控制:抛光时摩擦温度需低于60℃,防止固化剂失效或石材开裂。
环保措施:采用吸尘式打磨机(如颍上力程仪器生产的无尘地面打磨机),减少粉尘排放。
结论
现有信息已完整覆盖水磨石磨削抛光的技术路径、设备选型及质量控制要点,符合用户对于流程清晰性和专业性的需求。可基于上述分析生成结构化回复。